一、重点政策分析
(一)国家级政策:金融赋能与结构升级并举
1.金融支持消费新政出台,5000亿再贷款精准滴灌
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核心突破在于:
● 供需两端协同发力:首次系统化构建“供给与需求双轮驱动”框架。需求端通过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扩大需求,供给端则设立 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定向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医疗等服务消费领域,强化消费基础设施金融支持。
● 聚焦服务与新型消费:明确将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改善型服务消费,以及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作为重点领域,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模式(如延长贷款期限、减免违约金)。
● 科技赋能线上消费:要求金融机构依法合规与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合作,运用大数据优化线上信贷流程,拓宽金融支持渠道。
该政策直击居民消费能力不足、预防性储蓄高企的痛点,通过完善收入增长机制、创新财富管理工具、健全社保体系等长效举措,推动从“能消费”向“敢消费、愿消费”转变。
2.以旧换新加码扩围,补贴规模与品类双升
基于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部署,6月政策进一步落地:
● 中央财政补贴翻倍:2025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较2024年(1500亿元)规模翻倍。
● 品类覆盖12类家电及数码产品:新增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4类家电,并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数码产品首次纳入补贴范围(单件补贴15%,最高500元)。
● 绿色智能导向明确:一级能效空调等产品补贴可达2000元,新能源汽车置换补贴2万元/台,推动消费向绿色化、智能化升级。
3.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培育新增长点
政策重点支持文旅、健康、体育等服务消费:
● 推动“百业+文旅”跨界融合,实施景区焕新、乡村旅游转型等行动。
● 培育健康养老、医美经济等28个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医药+”创新产品。
● 扩大健康、养老、托幼等多元化服务供给,打造便民生活圈。
(二)地方政策:因地制宜强化落地
1.山东:实施“三大行动”优化消费环境
6月24日,山东省五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的若干措施》,聚焦:
消费供给提质:培育“山东制造·齐鲁精品”400个,推动老字号数智化转型,发展首发经济、文旅消费、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场景。
消费秩序优化: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整治农村假冒伪劣商品,打击“不合理低价游”、直播带货侵权等乱象。
消费维权提效:建立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广“诉调对接”降低维权成本。
目标到2027年实现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大幅提升。
2.四川:“能愿敢”三维发力,细化103项举措
6月发布《四川省贯彻落实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细化举措清单》 ,特色包括:
“能消费”:通过就业促进、工资增长、财产性收入拓宽等增加居民收入。
“愿消费”:支持平台经济、银发经济、低空经济等新业态,打造差异化消费场景。
“敢消费”:开展县域商业建设、标志性商圈提质、市场准入壁垒清理等行动。
3.重点城市刺激政策与成效
● 绵阳市(7月11日):
○ 发放汽车消费补贴(新能源车最高6500元/台)。
○ 支持企业开展促消费活动,单场补贴最高40万元。
● 长沙市(上半年成效):
○ 以旧换新参与超 545万人次,带动消费 274亿元。
○ 数码产品补贴5.58亿元(核销167万笔),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换新销量 70% 。
(三)政策趋势与影响
国家级政策导向:从短期刺激转向长效机制构建,金融工具与财政补贴协同发力,推动消费结构从商品向服务、从基础型向改善型升级。
地方落地特点:山东、四川等地侧重 消费环境优化 与 场景创新,区域连锁品牌与新业态受益显著(如淘宝闪购500亿补贴带动中小商家订单翻倍)。
核心挑战:居民收入预期不稳、消费信贷不良率上升(如工行、农行2024年个人消费贷不良率攀升)仍需政策持续应对。
二、行业动态追踪
(一)政策效能持续释放,以旧换新引领消费升级
2025年上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发力,为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力。长沙作为政策实施的典范城市,截至6月30日,消费品以旧换新参与人数已超545万人次,核销政府补贴资金达34.12亿元,直接带动销售金额突破274亿元,政策拉动消费的杠杆效应达到1:8的显著水平。从区域贡献度看,长沙汽车以旧换新申领人数及成交金额在全省占比超40%,家电、数码3C以旧换新领域在全省占比均达50%以上,凸显其核心引擎地位。
重点品类表现呈现三大亮点:
● 数码3C领域:政策首次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纳入补贴范围,规定单件价格不超过6000元的产品可享受15%的国家补贴(单件补贴上限500元)。这一政策直接推动长沙地区手机等3C产品以旧换新核销167.35万笔,实现交易金额44.14亿元,政府补贴5.58亿元。消费者反馈显示,旧机抵扣叠加政府补贴可使购机成本降低600元以上。
● 绿色智能家电:长沙家电以旧换新交易量突破293万笔,核销补贴15.51亿元,带动销售81.94亿元。政策显著加速高能效产品普及,通程电器数据显示,一级能效产品换新占比近90%,其中大屏彩电、零嵌入冰箱、洗烘一体机、干衣机、一级能效空调等绿色智能家电销量呈爆发式增长。新兴品类表现尤为亮眼:洗碗机、扫地机器人、指纹锁等新兴品质家电增长265%;平衡车、山地车等运动健康类产品增长超420%;按摩椅、智能马桶等适老化产品增长均超300%。
● 新能源汽车爆发: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6月乘用车零售208.4万辆,同比增长18.1%,环比增长7.6%;1-6月累计零售1090.1万辆,同比增长10.8%10.以旧换新政策成为核心驱动力,商务部数据显示,5月以旧换新申请量达123万辆,近70%的私人购车用户成为政策受益者。新能源车表现尤为突出:6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11.1万辆,同比增长29.7%,渗透率升至53.3%;出口19.8万辆,同比激增116.6%。自主品牌借势崛起,6月市场份额达64.2%,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等传统车企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二)“618”大促与暑期消费热点分析
1.电商大促平稳进阶
2025年“618”大促(5月13日-6月18日)呈现 “平稳增长、结构优化” 特征。星图数据显示,综合电商平台累计销售额达8556亿元,同比增长15.2%;即时零售异军突起,销售额296亿元,同比增长18.7%,增速显著高于传统电商6.平台策略呈现三大转变:促销规则简化(如淘天平台大额无门槛消费券)、国补专区扩容(23个地区接入)、即时零售融入大促体系。
平台战绩分化明显:
● 阿里巴巴:天猫“618”剔除退款后GMV同比增长10%,购买用户数双位数增长。453个品牌成交破亿元,同比增长24%(苹果、美的、海尔、小米成交额超10亿);参加国补的品类成交额较2024年“双十一”增长116%;88VIP会员突破5000万,品牌会员数同比增长15%。
● 一级能效产品占比90%京东集团:整体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超100%,零售订单量超22亿单。3C家电维持优势地位,服饰美妆、日百品类增速领先;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覆盖350城),七鲜美食MALL创新“后厨直播”模式。
● 美团:首次参战“618”即吸引过亿用户下单,闪购业务创成交新高。“住宿+”套餐(如酒店+水世界门票、酒店+旅拍)销售火爆,球赛场馆周边酒店销量同比增47%。
2.暑期消费浪潮涌动
6月暑期消费旺季呈现 “夜间化、沉浸式、小众化” 三大特征:
夜经济2.0升级:支付宝数据显示,6月18-24点消费金额占比达49.3%,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海底捞加速布局夜宵场景,全国近30家夜宵主题店(广州、北京、上海等)推出夏季限定菜单,契合年轻人“早C晚A”社交习惯。
文旅融合深化:洛阳应天门“全息夜宴”项目拉动暑期客流增60%;西安回民街夜市客单价环比增38%。短视频平台成为文旅种草核心渠道,地域化内容(地方美食、小众打卡点、文化市集)引爆消费热情。
自驾游小众爆发:携程租车数据显示,暑期国内租车订单预计增40%,出境自驾游增幅60%。新能源车订单激增148%,四线以下城市租车量增速超70%。“多巴胺自驾”“宠物友好路线”受00后追捧,呼伦贝尔、敦煌等冷门小城崛起。

(三) 消费新业态与技术升级动态
1.即时零售生态扩张
阿里巴巴6月战略升级即时零售体系:饿了么、飞猪正式并入淘天体系,淘宝“小时达”升级为 “淘宝闪购” 并获首页Tab流量入口。支付宝加入生态协同,6月21-30日投入10亿元餐补为闪购导流(搜索量日均激增300%)。据《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预测,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2万亿元,美团、阿里、京东的入局加速业态整合。
2.消费科技突破
智能手机边际回暖:Counterpoint Research预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4%。苹果借618大幅降价(iPhone 16 Pro补贴后价低于发售价30%)实现销量同比增长8%;小米发布自研应用处理器Xring O1(研发投入超18亿美元),强化高端市场布局。
AI转向实用主义:厂商减少“端侧AI”概念炒作,聚焦场景落地。OPPO推出“小布记忆”多功能笔记工具;腾讯将AI代理接入微信生态(覆盖支付、打车、外卖),部分互联网企业探索自有手机研发。
(四)消费趋势与品类表现分化
基于值得买消费产业研究院《一季度消费数据报告》及6月延伸表现,消费市场呈现三类分化:
增长明星品类:电脑数码(增长指数4.33)、家用电器(3.75)、医疗健康位列前三。电脑数码受益于“以旧换新补贴+分期免息”组合政策;家电则因节能补贴普及推动集成型、节能型厨卫大电增长。
话题热度王者:电子游戏(热度增速831.1%)、旅游出行(688.5%)、艺术收藏(249.7%)领跑。电子游戏依托新作发布与电竞赛事;旅游出行因跨境复苏与AI定制行程升温;艺术收藏受纪念币发行推动,但UGC内容因创作门槛高下滑44%。
满意度两极格局:艺术收藏以97.8%正向评价居首;电子游戏(86.4%)和玩模乐器(89.1%)满意度偏低。电子游戏负评集中于游戏卡顿与付费定价争议(负向情绪13.6%);玩模乐器因盲盒“隐藏款”概率不透明、低价品控问题引发10.9%负评。
三、资本市场洞察
(一)整体表现:消费与金融领涨,结构性分化显著
2025年6月,A股消费板块表现亮眼,与金融板块共同成为市场主线。从指数表现来看:
● 消费ETF活跃度提升:规模领先的消费ETF(159928)连续两日反弹收涨,6月25日单日获资金净申购1.04亿份,近1年份额增长53.40亿份,规模增长42.49亿元,显示资金持续加仓。
●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中证主要消费指数市盈率(PE-TTM)仅18.86倍,处于近1年3.17%分位点(即低于96.83%的时间),配置性价比凸显。
● 板块轮动加速:消费与金融领涨,但内部分化加剧。例如纺织服饰板块周涨跌幅为+0.05%,而食品饮料板块下跌-4.37%,反映投资者对细分领域的偏好差异。

(二)子领域分化:新消费崛起与传统消费修复
1.高景气赛道:情绪消费与国货出海
宠物经济:受益于“情感陪伴”需求爆发,相关个股表现强势。乖宝宠物(301498)、中宠股份(002891)6月涨幅居前,方正证券分析师邱星皓推荐的宠物经济组合近一年收益率达24.53%,预测偏离度仅10.19%。
国货美妆与潮玩:华泰证券指出,美妆个护、潮玩IP赛道依托Z世代消费力保持高增长。例如功效护肤、纯净美妆等细分方向受“国潮”驱动,头部品牌市占率持续突破。
茶饮全球化:古茗、蜜雪冰城等港股茶饮企业纳入港股通,推动板块流动性提升。现制茶饮市场预计2023-2028年CAGR达17.6%,头部企业凭借供应链壁垒加速出海。
2.传统消费:估值修复与政策托底
白酒板块:估值接近2013年水平,部分龙头如酒鬼酒6月30日至7月10日涨幅达15.68%,反映基本面触底后的修复预期。
政策刺激效果显现: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19条举措强化商品/服务消费金融供给,推动汽车、家电价格降幅收窄(燃油车、新能源车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至近28/26个月最低)。
3. 政策与资金动向
(1)金融政策加码消费提振
6月24日,央行等六部门推出19条金融支持消费举措,重点包括:
● 增强消费能力:创新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 优化供给结构:强化对民营小微企业信贷支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
● 政策效果已显现,6月家用器具CPI同比升至1%(前值-0.2%),工业消费品对CPI下拉影响减少0.18个百分点。
(2)资金偏好:ETF流入与杠杆资金布局
主力资金流向:消费ETF(159928)6月获净申购份额1.04亿份,融资余额达2.15亿元,杠杆资金参与度提升。
基金业绩分化:头部消费主题基金表现突出(如海富通消费优选混合年内回报超38%),但持仓聚焦“高ROE+稳定分红”的红利型资产,反映风险偏好仍偏谨慎。
4. 专业机构观点:聚焦三条主线
国信证券:看好“国货品牌全球化”,尤其茶饮、食品、3C电子领域的出海企业本地化运营能力。
农银汇理基金建议布局三大方向:
▶︎ 中高端国潮消费(美护、黄金珠宝)
▶︎ 情感消费(潮玩、宠物)
▶︎ 红利资产(高分红、现金流稳定的消费龙头
东方证券:提示“反内卷”政策效果显现,光伏设备、锂电池制造价格降幅收窄,供给侧优化推动新兴行业盈利修复。
5.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关注方向:
● 新消费渗透加速:宠物经济、功能性美妆、轻医美。
● 传统消费估值修复:白酒、家电(关注“国补”政策调整后头部品牌提价空间)。
● 全球化标的:茶饮、食品出海企业。
风险提示:
●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可能导致大众消费承压。
● 补贴政策退坡(如“国补”资金消耗已达总池70%)或影响短期需求释放。
400-990-1998















400-990-1998



皇冠官方app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