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当前生育环境形势
随着“三胎“政策的宣布,鼓励生育的话题又一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热议。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鼓励生育的政策中,“三胎”政策也只是国家鼓励生育宏观方向的一大政策,基本上只对有意愿生育三胎的人群有影响。
而此类人群具体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收入的富人阶层,另一类是处在养育成本低廉区域的人群。第一类人群由于财富积累超过平均水平,对于养育成本的敏感度低,生育意愿强烈,第二类人由于处在养育成本低廉的区域,此类人群时间相对宽裕,养育成本相对较低,因此生育环境友好。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延缓中国老龄化的加深,除了开放三胎政策,在其他鼓励生育政策上也下足了功夫,从图一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中国社会新生儿在近几年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

图表制作:睿信致成研究院
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首次低于1.5。国际上通常认为生育率总和1.5左右是一条“高度敏感警戒线”,如持续低于该线,就有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这也侧面反映了当前社会生育欲望低下的问题。
因此,生育问题不再仅仅受限于计划生育的数量。归根结底,不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新生人口负增长,而是当前社会的经济环境、教育环境及综合养育成本成了人们生育面前的三座大山。
为了解决生育欲望低下,养育成本高昂等问题,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打出了一套鼓励生育的组合拳。
◆北京上调生育保险医疗费用支付标准,即加大医保支持
◆苏州市针对生育歧视现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生育、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单方解除与女职工的劳动合同
◆各地均延长产假、配偶陪产假(护理假)
◆增加产科、儿科医护力量
◆推行弹性工作制,支持生育后重返岗位等措施
上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育意愿,算是配套了育前育中政策,但同时也需要解决养育成本昂贵、教育环境恶劣等后顾之忧。针对此类问题,教育部曾多次发言要大力整顿校外培训机构,目标是减轻学生和家庭负担。
相应的,近期市场管理监督总局也对作业帮、猿辅导处以250万元顶格罚款,同样的案例在线上教育领域重复发生,涉及机构多达13家,针对体制外教育,不管是线上线下的整顿,足以体现国家在创造生育友好环境中的努力。因此,睿信咨询认为,体制外教育行业规模在未来长期一段时间将持续萎缩,行业将面临重大洗牌。
02.鼓励生育政策给哪些行业带来了机会
汽车市场。随着我国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落地,各大车企陆续推出中大型SUV和MPV等7座车型,用于应对2+3+N的家庭新出行模式。而三孩政策对车市来说也提供了一个结构性增长的机会,中大型SUV等7座以上车型的市场需求将出现显著增长。
婴幼儿市场。短期来看,放开“三孩”政策预计可使新生人口提升约10%,而从女性怀孕到生产,再到孩子慢慢长大,各个阶段都会刺激相关的母婴产品受益。因此,产后护理如月子中心、幼儿医疗等婴幼儿周边配套及产品,将在短期内最先迎来利好。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家庭孩子数量的增多,父母为节省养育精力,将孩子送往幼教中心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方式。因此,一些托育机构也会迎来结构性增长。
教育市场。线上教育的整改无疑给中小学教培市场一记重拳,但该市场并非一片惨淡,相反,着重素质教育的细分市场将迎来春天。应试教育同素质教育作为课外教育时间的参与瓜分者,在竞争上存在天然利益纠纷。
日前,教育部网站发布成立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通知,而早在2018年,教育部也曾在其政策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艺术类的教育活动。应试教育的整改加之素质教育的政策扶持,将会让素质教育细分市场在未来迎来一个增长爆发期。
400-990-1998















400-990-1998



皇冠官方app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