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来源 | 新华网、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
■ 编辑整理 | 睿信咨询
今年春节,在“就地过年、减少非必要外出”倡议下,数字化消费趋势发展进一步提速。
通过大数据来看,宅饮食、宅娱乐相关商品服务销售火爆。
天猫数据显示,年货节首日,平台“年货”搜索量激增。
同比看,螺蛳粉、自热火锅等搜索量增长近15倍;麻将机在年货节首日成交量增长一倍多。
京东大数据显示,从大年三十至初五,有关年夜饭礼盒、年货礼盒、方菜、烧烤食材等销量同比增长90%。
从消费模式来看,除了传统年货受青睐外,今年春节期间,在线诊疗、在线教育、在线健身、家政保洁、线上旅游等互联网新经济领域增长趋势继续巩固。
“宅经济”正在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围绕人们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新产品、新服务层出不穷。
在疫情防控时期,从消费娱乐到教育医疗等一系列技术变革和经济创新带来的便利,为人们享受生活、抗击疫情带来了慰藉和信心。
从需求侧同样可以看到欣欣向荣。
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在对我国2020年经济运行形势回顾时强调,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新动能保持高速增长。
2020年,网上商品零售保持较快增长,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2019年增长14.8%。
出口方面,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17.93万亿元,增长4%。
其中,出口笔记本电脑等“宅经济”产品2.51万亿元,增长8.5%,满足疫情期间各国人民居家生活和工作需要。
从供给侧看,多个行业在消费转型升级倒逼、产业调整及改变中迎来崭新发展契机,一部分企业浴火重生,一部分企业破茧化蝶。
有研究人士称,互联网经济及相关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呈现出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
基于数字化应用的新经济形态,为国内多地区在建设产业园、发展创意产业,完善渠道及配套产业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从产业主体来看,今年春节,电商平台推出精彩纷呈的“年货节”活动拼抢互联网阵地,线下零售店积极拓展线上“商圈”,在创新中迸发出经济新活力。
疫情之危也蕴藏了新经济发展之机。
“宅经济”的发展,反映了各行各业应对危机的智慧,也考验了经济的韧性与活力。疫情终将过去,而“宅经济”塑造的经济形态将留存下来,作为重要的消费支撑,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400-990-1998















400-990-1998



皇冠官方app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