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990-1998
皇冠官方app平台

睿信咨询“十五五”规划专题:城投企业转型新路径——“三服务”模式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

发布时间:2025-11-06 11:14:39 原创:睿信咨询研究院
睿信致成管理咨询做为中国本土化管理咨询行业先行者,深耕行业20余年,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管理咨询服务,内容包括:十五五规划咨询,战略规划咨询,人力资源咨询,薪酬激励解决方案,绩效设计解决方案,集团管控,组织管理,流程管理咨询,风险内控咨询,市场营销咨询,国企改革咨询,对标世界一流等管理咨询服务,备受中国企业青睐,5000+企业信赖之选。

微信图片_2025-11-06_110941_764.jpg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明确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重要部署,这些战略要求与三四线城投企业的转型发展息息相关。


在"十五五"规划强调高质量发展与风险防控并重的背景下,三四线城投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与发展机遇。传统依赖政府信用、土地财政的粗放模式已难以为继,化解债务风险、实现市场化转型成为当务之急。睿信咨询深入研究认为,城投企业的转型之路必须紧扣"十五五"规划的核心要义,通过构建"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民众"的三位一体新模式,实现从融资平台向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的根本性转变。


"十五五"时期,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区域发展格局的优化调整,城投企业亟需把握政策导向,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大局。通过精准定位"三服务"角色,城投企业不仅能够有效化解存量债务风险,还能够在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开辟新的增长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服务政府:从“融资抓手”到“战略工具”的升维


城投企业的诞生与发展,始终与地方政府战略紧密相连。转型不是脱离政府,而是以更高级、更可持续的方式服务于地方治理现代化与发展大局。


成为区域发展的“战略执行者”。未来的城投,不应再是被动接受指令的“施工队”,而应是主动谋划、深度参与地方经济战略的“先遣队”。其核心任务从“盖楼修路”扩展到产业孵化、园区运营、资本招商等领域。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参与标准厂房和定制化园区建设,城投可以成为地方政府吸引优质产业、培育产业集群的有力抓手。例如,一个中西部县城的城投公司,可以围绕当地的农产品资源优势,投资建设集冷链、仓储、深加工、电商直播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不仅完善了基础设施,更直接介入了产业循环,为地方经济注入持久活力。


成为公共资源的“高效运营者”。面对存量资产,城投企业需要通过专业化运营,让沉淀的公共资源“活起来”、“流起来”。积极盘活闲置的保障房、停车场、水务资产、广告位等,通过REITs、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创新,将未来的现金流转化为当前的发展资金,为政府化解债务压力、实现轻资产运营提供路径。同时,在新增的公共服务领域,如智慧城市(智慧停车、智慧灯杆)、环境卫生(垃圾分类处理)、新能源基建(充电桩网络)等方面,城投应凭借其公信力和规模优势,承担起投资、建设和运营的主体责任,成为提升城市治理效率的“城市管家”。


成为财政风险的“隔离屏障”。严格划清与政府的边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是城投对地方政府最重要的“服务”之一。通过清晰的政企关系,城投可以帮助地方政府有效隔离隐性债务风险,让政府“轻装上阵”,专注于宏观调控和社会治理。这要求城投公司必须建立“项目收益自平衡”机制,对每一个新上马的项目进行严格的投入产出测算,确保自身具备健康的“造血”能力,而非依赖财政“输血”。


服务企业:从“建设方”到“生态共建者”的蜕变


企业是地方经济的细胞,营商环境是土壤。城投企业作为连接政府与市场的特殊主体,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各类企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


打造一流的“产业空间提供商”。超越传统的“七通一平”,城投应为入驻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空间服务。这包括建设符合现代制造业需求的高标准厂房,配备研发中心、员工公寓、食堂超市等综合配套设施,并提供专业的物业管理、物流对接、政策咨询等“软服务”。通过打造“拎包入住”式的产业社区,极大降低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和运营摩擦,使其能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核心业务发展。


扮演精准的“产业生态催化剂”。城投可以利用其地方信息优势和信用优势,成为产业生态的“连接器”和“催化剂”。通过参股、跟投等方式,与龙头企业、社会资本共同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精准滴灌本地有潜力的中小微企业和创新项目。城投的入股,不仅是资金支持,更是一种信用背书,能有效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关注和投资本地产业。此外,城投还可以定期组织产业链对接会、企业家沙龙,促进域内企业之间的业务协同与合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圈。


担当创新的“数据服务支撑者”。在数字经济时代,城投在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中,可以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将脱敏后的城市数据(如交通流、能耗、人口画像等)向合规企业开放,为其市场决策、产品研发、精准营销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撑。同时,投资建设区域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为域内企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普惠性的公共技术平台,赋能其降本增效。


服务民众:从“工程承包商”到“生活缔造者”的回归


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城投企业的所有业务,其价值归宿都应是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核心在于,提供高品质的“民生服务包”。城投应积极介入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这包括:


宜居保障:从单纯的建设保障房,扩展到提供专业化、人性化的社区物业管理、租赁住房运营,甚至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升市民的居住体验。


绿色生态:大力拓展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园林绿化等环保业务,守护好城市的绿水青山,为市民提供健康、宜居的生态环境。


便捷生活:运营和维护城市的公共出行系统(如公交站场、公共自行车)、充电网络、农贸市场、社区商业中心等,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生活需求,让城市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文化休闲:参与公园、体育馆、图书馆、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并策划引入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关键在于,运用智慧化的“科技赋能”。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公共服务。例如,通过一个统一的App,市民可以便捷地完成停车缴费、物业报修、公交查询、预约体育场馆等操作。智慧社区的建设,能有效提升社区安全和管理效率。这些看似微小的服务改进,汇聚起来就是城市生活品质的巨大飞跃。


根本在于,践行有温度的“社会责任”。在项目开发和运营中,要充分听取民意,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在提供就业岗位时,优先考虑本地居民。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一个有温度、负责任的企业公民,才能真正赢得民众的口碑和信任,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最坚实的社会基础。


展望未来,三四线城投企业的转型之路注定不会平坦,但方向已然清晰。唯有彻底告别路径依赖,以服务政府战略为核心使命,以服务企业发展为活力源泉,以服务民众生活为价值根基,在市场化的大潮中锤炼真本领,才能成功穿越周期,化蛹成蝶。这不仅是一家家企业的自我救赎,更关乎着广大三四线城市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的底盘与后劲。重塑定位,聚焦“三服务”,三四线城投必将能在一片新天地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崭新篇章。

企业管理诊断

400-990-1998

相关案例

全部案例 >

专题研究

全部内容 >

皇冠官方app平台

添加专属客服
一对一为您解答

皇冠官方app平台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最新资讯

获取更多信息请拨打

400-990-1998

助力中国企业实现战略转型和健康发展

为您提供更具前瞻性、创造性和易实施的整体解决方案

欢迎留言,睿信为您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