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990-1998
皇冠官方app平台

水务行业

回顾2022 睿见2023 | 睿信咨询《中国水务行业2022年度回顾报告》发布

发布时间:2023-09-16 16:12:42 原创:管理员 收录在:年度报告
皇冠官方app平台返回合集

年来,国内经济、国际环境面临诸多新的变化,为诸多行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变革。以水务为代表的公共事业行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基本盘”,而且水务领域不断提升的危废处理水平、综合治理水平、运营服务水平也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总体而言,2022年中国水务行业发展相对平稳。污水处理、管网建设、水体治理、智慧水务等仍是行业关注的重点;“水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继续成为诸多水司的发力重点和机遇来源;区域垄断提升、行业马太效应加强的态势依旧并存。与此同时,涉水资产的证券化之路的逐步拓宽,行业各类标准的逐步规范,为水务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新的可能。

2023年,经济复苏与发展将是最为重要的议题。对于水务行业而言,政策及公共部门的投资或将延续对水务行业的支持,诸多政策、规划的切实落地和实施也将成为重点。以此为基础,一方面涉水投资有望进一步加速,另一方面提质增效、智慧化赋能将深入推进,同时行业头部企业、区域领先企业也将更加注重环保、能源等多元业务的延展。中国水务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1adbfb281a15f08802c293cecd900e48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目录
Ⅰ 2022年度水务行业重点政策回顾
Ⅱ 2022年度水务行业重点市场动态 
Ⅲ 2022年度水务行业重点企业竞争态势
Ⅳ 2022年度水务行业资本市场年度分析
Ⅴ 水务行业发展趋势和展望





2022年度
水务行业重点政策回顾




2022年国家各部委颁布了一系列涉水重要政策,涉及污染治理、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和修复、节能降碳、生产生活绿色转型、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等多个方面。
这一系列重要政策,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为水务行业发展和水技术研发等提供了重要指导。
// 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和农村水环境治理等领域进一步扩容,成为未来行业另一大发展重点。
政策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3月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对于城镇污水官网“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对生活污水散排口、工业园区排污口进行清理合并;对存在布局不合理、设施老化破损、排水不畅、检修维护难等问题的排污口和排污管线,采取调整排污口位置和排污管线走向、更新维护设施、设置必要的检查井等措施。同时,加强科技研发,开展各类遥感监测、水面航测、水下探测、管线排查等实用技术和装备的研发集成,为完成排污口排查整治任务提供保障。
政策2
住建部等三部门:《“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行动计划》

文件对于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进行计划和落实,强调“系统建设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加快构建城市防洪和排涝统筹体系”,以及提出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对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城市排水管网和泵站运行维护资金应纳入城市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 黄河流域省份针对水环境管理将成为重点方向,而城市水管理将继续鼓励在合规框架下转让运作存量资产,相关企业应该抓住机遇,积极探索相关领域。
政策3

国务院:《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到 2030 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初步构建,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得到优化,环境和气候治理能力系统提升,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全面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到 2035 年,生态环境全面改善。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基本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环境和气候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全面形成。

政策4
发改委等四部门:《关于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

该意见以构建高效、可持续的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新格局为目标,提出推动水资源集约化利用,鼓励黄河流域工业企业、园区、集聚区自主或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积极开展生产工艺和设备节水评估,根据水资源条件和用水实际情况,实施工业水效提升改造。
// 各省市密集出台相关规划和长期政策,旨在指明“十四五”期间城市水务管理、水务基础建设的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推进保障措施,也给水务行业企业在工程类型、融资渠道、项目获取方式等方面做出了指引。
政策5

发改委等四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办转发《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设定了2025年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目标,其中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面: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8万公里,新建、改建和扩建再生水生产能力不少于1500万立方米/日,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超过25%,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对未来一段时间城市水处理能力和水务行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政策6

福建省住建厅:《福建省深入推进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福建省住建厅发布《福建省深入推进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除了延续上文《实施方案》中提及的2025年目标以及管网相关的排查、完善、强化等任务外,强调了财政性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和相关项目政府专项债券支持,以及规范有序推广PPP模式和REITS试点。

政策7

山东省住建厅、省发改委:《“十四五”山东省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

山东省发布《“十四五”山东省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在中央提出的目标基础上,提出到2025年,全省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全部实现整县 (市、区)制清零,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实现清零,60%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全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以上,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9%,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5%,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5%以上。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5%。
政策8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规范发展、阳光运行的通知》


文件对PPP项目的前期论证、中期运作、后期运行及风险管控进行了规范。包括规范存量资产转让项目运作,保障社会资本充分竞争,以及强化对债务风险的防控。文件明确了地方政府实控国企的资方属性,有利于第三方水务企业进入区域市场。




2022年度
水务行业重点市场动态

从行业整体发展趋势来看,水务行业的信息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水务将会迅速发展。
此外,我国水务行业经过多年发展,业务逐渐从过去传统的供水、污水处理和水环境治理等转向一体化的水务环保综合服务,业务拓展至污泥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及中水回用等环保领域,行业正在向综合化、大型化趋势演变,致力于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除了直接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外,近年来行业内优质企业还通过股权并购、收购等形式扩展业务领域、优化产业链布局、打造一体化的水务环保综合服务供应商。
2022年部分大型并购案例如下:


  • 2022 年 1 月,重庆水务环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重庆水务环境”)收购了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对价为 55.86 亿元,将业务范围拓展至垃圾处理领域。
  • 2022年11 月,重庆水务环境收购了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昆明滇池”)下7 座水质净化厂,收购对价为 39.47 亿元,进一步扩张污水处理业务规模。
  • 2022 年 7 月,中国城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城乡”)向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碧水源”)全体股东发出部分要约收购,共成功收购其 11.24%股权,中国城乡对碧水源的控制力度进一步增强。在环保产业投资高速增长的带动下,预计 2023 年股权并购趋势仍将继续。


b4940b0eafc1e07975cdd60aa81d92c5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2022年度
水务行业重点企业竞争态势


水务行业关系国计民生,且易受区域管网等物理因素限制,运营模式、收费标准及环保标准等方面均须接受相关部门的审批和监督,市场化程度较低,整体行业进入壁垒较高。


因此考虑到行业的特殊性,目前水务行业整体竞争格局仍呈现区域垄断和行业龙头并存态势,竞争由大城市转向中小城市,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小型企业生存环境将变得更加困难,行业内兼并重组现象将愈加明显。
1.行业主体仍是地方水务企业,区域影响力突出
我国水务企业中,国有企业所占比重最大,2022年企业数量达551个,占全国水务企业的47.26%,资产规模达3813.53亿元,占总资产规模的60.38%;股份合作企业规模最小,2022年企业数量为2个,所占比例为0.17%,资产规模2.60亿元,占总资产规模的0.04%。
目前,我国行业内分布的水务企业按照业务区域范围大致可分为跨区域运营水务企业和区域专营水务企业。其中,区域专营的国有地方水务企业最为普遍,多为所在地方原事业单位改制形成,其业务结构相对单一,以服务所在区域供水和污水处理为主业,区域垄断性突出,是水务行业的主力军。
部分实力较强的区域(北京、深圳、成都、重庆等地)地方国有水务企业和央属水务企业基于雄厚的股东背景、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通过并购、合资、参控股、BOT 和 PPP 等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或国外异地扩张,获取供水和污水处理业务特许经营权,并通过拓展水务衍生业务成为跨区域投资型综合水务企业,企业竞争力突出。
2022年,地方国有水务企业仍是供水、污水处理和管网工程行业的主力军。除了山东、海南、浙江、新疆、贵州、四川、云南等省份由北控水务和中国水务集团提供供水和净水服务外,其余大部分地区由省内国企主导自来水供应和污水处理。以沈阳水务集团、江西水务集团为代表的国企经过2021和2022年的管理体系改革,逐渐实现了降本增效和业务战略明晰,并且通过收并购及投资接管等方式开始向省外拓展业务,并将省内农村地区管网和水厂进行整合,盘活存量资产。
2.头部企业借助优势跨区域扩张,竞争有所加剧
随着2022年EOD和EPC项目市场的高度活跃,头部企业借助自身资金、技术和市场资源优势逐鹿中原。
除了传统“中字头”企业频繁中标承揽EPC项目外,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国投信开水环境公司北控水务、粤海水务、碧水源也有数个10亿级别项目中标。相关项目的标的数量在企业中分布相对均衡,头部企业竞争依然激烈。


84f1b9f74613c55087f823703dcac79d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2022年度
水务行业资本市场年度分析



1.水务及水治理板块数据


面对新冠疫情反复给国内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挑战,以水务和水治理为代表的公共事业展示出了可贵的韧性。


总体而言,水务及水治理板块指数从2021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3711,跌至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3033,同时间段,沪深300指数从4940跌至3871,在2022年经济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水务板块跌幅明显小于沪深300,行业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2.水务行业相关板块数据


2022年,受到大盘整体的影响,水务行业相关的水的生产和供应板块总市值回落至1341.80亿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板块总市值达到了3798.09亿元。


但是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都有增强,两个板块的企业总净利润分别从2021年底的90.26亿元和190.22亿元,增长到了109.55亿元及203.54亿元。


在行业总市值回落,总净利润增长的情况下,两个板块的静态市盈率加权平均值、中位数和算数平均值均有显著下降,表明2022年市场已经出现了分化,企业股价与盈利能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


b51a98dc2c4496df51fddaf9c6183217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2021和2022年底相关行业板块数据


具体来说,水务及水治理板块的 49 家公司中,前三季度有21 家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同比下降的有21家,出现亏损的有5家,另有2家持续亏损;其中,3Q22有19家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同比下降的有22家,另有5家出现亏损、3家持续亏损。
A股上市公司中,传统水务企业碧水源、国中水务、中驰股份2022年前三季度盈利表现不佳,首创环保、中山公用则实现了较多的利润增长。
083144e1811d5691d8e75885616e9bd6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2021及2022三季报部分水务板块上市企业净利润


3.水务行业整体经营状况


得益于持续的政策推动,近年来国内水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国污水处理量等持续增长、加之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新市场领域的发展,水务企业的市场空间逐渐拓宽,整体营收规模保持增长。


  • 盈利能力层面:2022年水务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相对稳定,细分市场盈利状况有所差异,部分企业因毛利润无法掩盖较为刚性的期间费用而有所亏损,此外,向综合环境服务供应商的转型加大了水务企业经营和财务表现的不确定性。

  • 现金流层面:2022年水务行业经营获现能力较强,现金类资产充足,保持高流淌性。

  • 债务层面:2022年水务行业债务负担稳中有升,债务期限结构以长期债务为主,污水处理企业的债务负担相对较重,长期债务比例略高。受在建项目推动和拟建项目开工的影响,预计债务负担或将小幅增长。




水务行业
发展趋势和展望


1.水务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 经济发展、人口规模稳定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为水务行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仍保持快速发展,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逐年增加,GDP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2022年全年我国GDP总额达121.02万亿元,同比增长3%。同时,我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自1949年以来人口规模一直持续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人口至2022年末已增长至14.12亿人。


伴随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5.22%,城镇人口常住达到9.2亿人。但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仍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从发展水平上看,与发达国家城镇化率85%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综合上述分析,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水务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人口规模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将带来用水需求增加,将为水务行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 政策支持对水务行业在提质增效、扩大产能、提升盈利空间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2022年我国多部委新出台水务行业相关文件,主要通过:落实严格的节水制度,控制用水总量;加快城镇污水设施建设,加强污水排放管理,调整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多方参与,着力解决水务行业项目资金需求——促进水务行业健康、可持续、高效能发展。


// 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整体竞争力增强


政府各部门引导公用事业行业市场化竞争,多部门相继出台多份文件,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壮大。2021 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政化改革。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将有助于水务行业和供热行业的发展。


// 水价改革有利于水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水体污染也很严重。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缺水情况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水价偏低是我国水务行业长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在水资源配置、水需求调节和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作用,同时促进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我国势必要进行水价改革。虽然我国水价在过去几年内已经陆续进行了调整,但无论从我国水资源的稀缺以及保证水务公司获得合理利润的定价机制来看,还是与国际水平进行比较,我国目前水价仍具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在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背景下以及行业市场化发展进程中,水价的制定和调整机制也在逐步摆脱“福利水价”模式,水价改革朝着建立“反映水资源价值、环境成本和生产服务全成本”定价机制方向推进。随着水价改革的逐步深入,行业内水务企业的经营效益将进一步改善,有利于促进我国水务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ba9b0058ad0d9edbb94c3177ed6ef462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2.水务行业发展趋势


// 改善城市供水管网建设,着力降低漏损率


经过加工处理的水在管网传输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漏损,在中国这一指标平均为20%左右,在发达国家可以降低到8%以内。漏损意味着大量宝贵的水资源的浪费,尤其在中国整体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无异于巨大损失。因此,通过降低供水过程中的漏损率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要求紧迫,城市供水管网在建设与升级改造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 推动资本多元化和运营市场化进程,助力水务行业长远发展


我国政府明确指出“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的改组改制,具备条件的市政公用事业项目可以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方式,向民间资本转让产权或经营权”,进一步深化市政公用事业体制改革。


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大力推行市政公用事业的投资主体、运营主体招标制度,建立健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因此,水务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就是资本来源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 科学合理调整水价,扩大盈利空间


近期全国各地水价上调,使得水价改革预期渐热。2002年到2009年间,中国的36个重点城市的居民生活用水的自来水价格年均增长率为4.69%、污水处理费年均增长率为11.9%。


从国外一些城市供水运营较成功的经验看,居民家庭水费应与电费开支相当,居民用水的需求价格曲线在水费支出占个人收入4%左右达到均衡。而中国目前城区家庭水费、电费开支悬殊(电费几倍于水费),水消费仅占个人收入的1.2%。建设部在《城乡缺水问题研究》中指出,为促进公众节约用水,水费收入比达到2.5%-3%为宜。


因此,水价拥有较大的上涨空间。无论从中国水资源的稀缺状况还是从推进水务企业提升服务品质的合理利润要求,以及和国际水价水平进行比较来看,中国目前水价仍有较大上涨空间。


//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区域供水


传统的供水模式通常是一个城市设一个自来水公司。这种模式在解决城市居民的供水需求、保障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在80年代以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水厂数量众多,分散经营,各水厂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有限,无法发挥规模效应。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缺少统一规划,取水口与废水排放口犬牙交错。因此,镇、村水厂无论在解决水质和满足水量需求方面,都存在着其本身无法克服的困难。


加大城市供水管网的建设力度,发展城乡统筹的区域供水,扩大城镇供水的服务范围是保证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符合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建设部近来大力推行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区域供水,充分发挥政府协调指导作用,同时运用市场配臵手段,打破行政区划束缚,统筹安排,推进空间资源整合和区域基础设施的集约利用。


// 加快水务行业信息化进程,促进智慧水务发展


中国的水务行业信息化发展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住建部在《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研究推广应用信息化关键技术,推进GIS、GPS和RS集成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提高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北京市建立了分析管理系统或决策支持系统,尤其是水务局成立后,建立了北京水务的数据中心和指挥中心,信息链路逐步理顺,数据共享开始推进。


上海市提出了数字水务的理念,依托上海信息产业优势,顺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水务发展需求为导向、应用为核心,建设了覆盖全市、城乡一体的防汛自动预报决策支持系统和防汛信息服务网、水文和供排水数据采集、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系统。深圳市围绕实现水务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先后完成了多个水务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



企业管理诊断

400-990-1998

相关案例

全部案例 >

专题研究

全部内容 >

皇冠官方app平台

添加专属客服
一对一为您解答

皇冠官方app平台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最新资讯

获取更多信息请拨打

400-990-1998

助力中国企业实现战略转型和健康发展

为您提供更具前瞻性、创造性和易实施的整体解决方案

欢迎留言,睿信为您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